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
不转换zh不转换 大陆zh-cn大陆 台灣zh-tw台灣 港澳zh-hk港澳 新马zh-sg新马 简体zh-hans简体 繁體zh-hant繁體
- 台灣:萬有引力;大陆:万有引力;香港:萬有引力。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万有引力
- 台灣:白努利;大陆:伯努利;原名為Bernoulli。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伯努利
- 台灣:玻耳;大陆:玻尔;原名為Boh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
- 台灣:玻茲曼;大陆:玻尔兹曼;原名為Boltzman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玻尔兹曼
- 台灣:都卜勒;大陆:多普勒;原名為Dopple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多普勒
- 台灣:戈登;大陆:高登;原名為Gord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高登
- 台灣:哈密頓;大陆:哈密顿;原名為Hamilt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哈密顿
- 台灣:虎克;大陆:胡克;原名為Hook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胡克
- 中文:哈勃;大陆:哈勃;港澳:哈勃;台灣:哈伯;原名為Hubbl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哈勃
- 台灣:亞可比;大陆:雅可比;原名為Jacobi。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雅可比
- 台灣:克卜勒;大陆:开普勒;原名為Keple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开普勒
- 台灣:克希荷夫;大陆:基尔霍夫;香港:基爾霍夫;马新:基尔霍夫;原名為Kirchhoff。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基尔霍夫
- 台灣:蘭米爾;大陆:朗缪尔;原名為Langmui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朗缪尔
- 台灣:冷次;大陆:楞次;原名為Lenz。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楞次
- 台灣:勞侖茲;大陆:洛仑兹;原名為Lorentz。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仑兹
- 台灣:勞侖茲;大陆:洛仑兹;原名為Lorenz。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洛仑兹
- 台灣:馬克士威爾;大陆:麦克斯韦;原名為Maxwell。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麦克斯韦
- 台灣:閔考斯基;大陆:闵可夫斯基;原名為Minkowski。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闵可夫斯基
- 台灣:諾德斯特洛姆;大陆:诺斯特朗姆;原名為Nordström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诺斯特朗姆
- 台灣:庖利;大陆:泡利;原名為Pauli。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泡利
- 台灣:潘洛斯;大陆:彭罗斯;原名為Penros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彭罗斯
- 台灣:蒲朗克;大陆:普朗克;原名為Planck。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普朗克
- 台灣:帕松;大陆:泊松;原名為Poiss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泊松
- 台灣:萊斯納;大陆:雷斯勒;原名為Reissne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雷斯勒
- 台灣:芮得柏;大陆:里德伯;原名為Rydberg。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里德伯
- 台灣:薛丁格;大陆:薛定谔;原名為Schrödinge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薛定谔
- 台灣:史瓦茲旭爾得;大陆:史瓦西;原名為Schwarzschild。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史瓦西
- 台灣:維騰;大陆:威滕;原名為Witte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威滕
- 台灣:大霹靂;大陆:大爆炸;英文原名為Big Bang。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大爆炸
- 台灣:畢歐-沙伐定律;大陆:毕奥-萨伐尔定律;英文原名為Biot-Savart law。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毕奥-萨伐尔定律
- 台灣:連心力;大陆:有心力;英文原名為Central forc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有心力
- 台灣:古典;大陆:经典;英文原名為Classical。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经典
- 台灣:複平面;大陆:复平面;英文原名為Complex plan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复平面
- 台灣:協變;大陆:协变;英文原名為Covariant。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协变
- 台灣:都卜勒效應;大陆:多普勒效应;英文原名為Doppler effect。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多普勒效应
- 台灣:方程式;大陆:方程;英文原名為Equat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方程
- 台灣:碎形;大陆:分形;英文原名為Fractal。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分形
- 台灣:融合反應;大陆:聚变反应;英文原名為Fusion react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聚变反应
- 台灣:全域;大陆:全局;英文原名為Global。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全局
- 台灣:重力;大陆:引力;英文原名為Gravitational; Gravity; Gravitational forc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引力
- 台灣:哈密頓力學;大陆:哈密顿力学;英文原名為Hamiltonian mechanics。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哈密顿力学
- 台灣:全像;大陆:全息;英文原名為Holograph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全息
- 台灣:虎克定律;大陆:胡克定律;英文原名為Hooke's law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胡克定律
- 台灣:資訊學;大陆:信息学;英文原名為Informatics。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信息学
- 台灣:資訊;大陆:信息;英文原名為Informat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信息
- 台灣:交互作用;大陆:相互作用;英文原名為Interact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相互作用
- 台灣:勒壤得轉換;大陆:勒让德变换;英文原名為Legendre transformat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勒让德变换
- 台灣:局域;大陆:局部;英文原名為Local。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局部
- 台灣:迴圈量子重力理論;大陆:圈量子引力論;英文原名為Loop quantum gravity theor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圈量子引力論
- 台灣:巨觀;大陆:宏观;英文原名為Macroscopic。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宏观
- 台灣:核分裂;大陆:核裂变;英文原名為Nuclear fiss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核裂变
- 台灣:核融合;大陆:核聚变;香港:核聚變;英文原名為Nuclear fus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核聚变
- 台灣:微中子;大陆:中微子;英文原名為Neutrino。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中微子
- 台灣:電漿;大陆:等离子体;香港:等離子;英文原名為Plasma。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等离子体
- 台灣:電漿態;大陆:等离子态;香港:等離子態;英文原名為Plasma stat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等离子态
- 台灣:原時;大陆:固有时;英文原名為Proper tim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固有时
- 台灣:量子重力;大陆:量子引力;英文原名為Quantum gravit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量子引力
- 台灣:瑞利準則;大陆:瑞利判据;英文原名為Rayleigh criterion。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瑞利判据
- 台灣:冗餘;大陆:冗余;英文原名為Redundanc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冗余
- 台灣:純量;大陆:标量;英文原名為Scala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标量
- 台灣:特斯拉;大陆:特斯拉;香港:忒斯拉;英文原名為Tesla。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特斯拉
- 台灣:轉換;大陆:变换;英文原名為Transform。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变换
- 台灣:亂流;大陆:湍流;英文原名為Turbulence。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湍流
- 台灣:向量;大陆:矢量;英文原名為Vector。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矢量
- 台灣:黏性;大陆:粘性;英文原名為Viscosit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粘性
- 台灣:黏彈性;大陆:粘弹性;英文原名為Viscoelasticity。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粘弹性
zh zh-cn zh-tw zh-hk zh-sg zh-hans
zh-hant
顯示↓关闭↑附加说明(對转换结果有疑问時)
用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項自動变换,目的是以電腦程式適應繁简和地区用词等不同用词模式的差異。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都是对该技术的手動变换的应用。
由于技术所限,用词转换有时会不稳定,在刚增加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时,由于缓存原因不一定马上显示转换后的正确结果。你可以尝试单击
这里进行
强制刷新。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理論物理學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编辑] 生平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是一名不成功的商人,母親波林·科克是一位鋼琴家。愛因斯坦從小不很聰明,三歲還不會說話。五歲時對袖珍羅盤著迷,六歲開始練習拉小提琴。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1880年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又全家迁至意大利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 州立中学。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一般功課屬平常,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曾經公開罵他:“你將一事無成。” 他的父親曾寫信對朋友說:「愛因斯坦的功課成績並不完全符合我的希望和期待。很久以來,我已經看慣了他的成績單上總是有不太好的和很好的成績」。
1895年,愛因斯坦來到瑞士蘇黎世投考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 他的數學和物理考得很不錯,但其他科目沒有考好,該校校長赫爾岑推薦他去瑞士的阿勞州立中學學習一年。在阿勞州立中學學習的這段時光中使愛因斯坦感到快 樂,這所學校的信念“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觀’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學校裡的物理教授韋伯很討厭愛因斯坦,曾對愛因斯坦說:「你很聰明,但有個缺點,你聽不進別人的話」,愛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時常與韋伯教授衝突,她指責他對愛因斯坦不公平,1899年6月,爱因斯坦在实验室引起一场爆炸,手部严重烧伤。1900年毕业,沒能如願留校擔任助教,只能靠當「家教」維持生活。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在大學同學格羅斯曼(M. Grossman)的父親協助下,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编辑] 奇蹟年
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了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物體慣性與其所含能量有關嗎?》,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因此这一年被称为“愛因斯坦奇蹟年”。100年後的2005年因此被定為“世界物理年”。
- 1905年3月發表《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On a Heuristic Viewpoint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 認為光是由分離的粒子所組成。愛因斯坦解釋光也是由小的能量粒子(量子)組成的,並且量子可以像單個的粒子那樣運動。「光量子」理論把1900年普朗克創 立的量子論大大推進一步,對早已成為定論的光的波動理論提出有力挑戰,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特徵:波動—粒子二元性。
- 1905年4月:根據在咖啡館裡關於茶的討論,愛因斯坦寫出一篇論文,論證可以根據糖在液體中的擴散速度來計算糖分子的大小。這一篇《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On the Motion Required by the Molecular Kinetic Theory of Heat of Small Particles Suspended in a Stationary Liquid)的論文。
- 1905年6月30日,德國《物理學年鑑》(Annalen der Physik)發表《關於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一文。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基本原理,論文中提出了兩個原理:「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
- 1905年9月27日,德國《物理學報》刊出〈物體的慣性與其所含能量有關嗎?〉(Does the Inertia of a Body Depend Upon Its Energy Content?),認為「物體的質量可以度量其能量」,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
[编辑] 成名
爱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的兼職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國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特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和保耳·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入公开和地下的反战活动。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1916年他预言的引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
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成为激光的理论基础。
1919年11月10日《紐約時報》刊登新觀察證實相對論的消息,形容這是愛因斯坦理論的大勝利. 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科学院的公告中并未提及相对论,原因是认为相对论还有争议[1]。
1933年1月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担任新建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與普林斯顿大學非同一機構),直至1945年退休。1940年他取得美国国籍。
1937年愛因斯坦曾經探訪住在美國加州的查理·卓别林。
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从事寻找统一场论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没有获得成功,對此,著名的愛氏研究專家亞伯拉罕·派斯曾說:“愛因斯坦在1925年之後就應該去釣魚,而不是繼續做研究”[2]。现在,寻找比统一场论包含内容更广泛、能够统一解释各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论,是理论物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1999年《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为纪念他,第99号元素被命名为“锿”。
另外,“爱因斯坦”一词还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注册商标。
[编辑] 上帝不會擲骰子
二十世紀上半期愛因斯坦曾經是量子力學的催生者之一,但是他不滿意量子力學的後續發展,也就是以玻尔為首的哥本哈根詮釋,這一套詮釋表明自然法則中存在着一種根本的隨機性,於是量子力學建立了“非決定論”在微觀世界之發展基礎[1]。愛因斯坦與其他科學家提出一個“EPR悖論”來反駁哥本哈根的解釋,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永远不會擲骰子”,他還有另一個名言“月亮是否只在你看着他的時候才存在?”。愛因斯坦恪守“因果律”,他實在是最後一位经典物理學家。
[编辑] 個性和思想
爱因斯坦是一個和平主義者,他為人和藹友善,同時謙虛卻又特立獨行,從而受到廣泛的尊敬。他有時會講講笑話,並愛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编辑] 宗教观点
尽管爱因斯坦是犹太人,但他并不信奉犹太教,他只是赞叹宇宙和自然的美丽。1954年3月24日, 在给一位工人的回信中,他说道:“你所读到的关于我信教的说法当然是一个谎言,一个被系统地重复着的谎言。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 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的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无限的敬仰。”
他还说(见《生活哲学》(Living Philosophy)13期,1931年):“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存在的知识,以及我们对那些我们的意识可以接受的最深奥的推理和最美丽事物的感觉构成了我们对宗教的虔诚。在这个意义上,但仅仅在此意义上,我深信宗教。”
在回答美国纽约犹太人会堂(International Synagogue)的Rabbi Herbert Goldstein时,他说道:“我相信斯宾诺莎的神,一个通过存在事物的和谐有序体现自己的神,而不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和行为的神。”当受到Martin Buber关于宗教信仰攻击之后,他声明:“我们物理学家所努力的仅仅是跟随他画他的线。”作为爱因斯坦宗教信仰的总结,他曾说道:“有一个无限的高级智慧通过我们脆弱无力的思维可以感受的细节来显示他自己,对此谦卑的赞美构成了我的宗教信仰。”
愛因斯坦相信一種宇宙宗教感覺(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對一個人格化的神。他曾说:
“ |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於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於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夠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3] | ” |
爱因斯坦1934年成为理性主义者出版协会(Rationalist Press Association)名誉会员。
[编辑] 政治观点
爱因斯坦说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他曾经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爱因斯坦对于诸如社会主义、麦卡锡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看法存在争议(参见爱因斯坦和社会主义,他还是德国自由民主党的建立者之一)。
美国联邦调查局保存的关于爱因斯坦的档案中记录他曾被拒绝以难民条款(Alien Exclusion Act)移民美国,其中一条理由是爱因斯坦信奉、主张并宣扬无政府主义,从而使政府名存实亡。他还被指责为“1937年-1954年34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不过这些档案是其他部门提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而不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正式文件。
爱因斯坦反对残暴的政府,同时也因为自己是犹太人,他反对纳粹政府并在纳粹政府掌权后不久就离开了德国。在其他人的影響下,愛因斯坦开始支持研制原子弹,以防止希特勒抢先研制成功,为此他还在1939年8月2日上书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这封信很可能是别人执笔),建议开始研制核武器。罗斯福接受了建议,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研究铀作为武器的可行性,几年之后这个小组被曼哈顿计划取代。战后,爱因斯坦却开始为消除核武器建立和平政府游说,他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只会用木棒和石头打仗了。”
爱因斯坦支持犹太复国主义,他支持将犹太人定居点选择在犹太教的古地,并热衷于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来大学。1930年爱因斯坦在希伯来大学发表名为《关于犹太复国主义:爱因斯坦教授的讲座》的文章。爱因斯坦也将自己的论文都传给了希伯来大学。但是他反对民族主义,同时也怀疑建立一个犹太国家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他可能幻想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的居住在同一个地方。1952年,晚年的爱因斯坦曾被邀请作新成立的以色列的第二任总统,但他拒绝了,理由是自己缺少必要的人事能力。
爱因斯坦还联同史懷哲和伯特兰·罗素为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斗争。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Russell-Einstein Manifesto),这一声明促使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Pugwash Conferences on Science and World Affairs)召开。他在给罗素的信中写道:
“ | - 亲爱的伯特兰·罗素:
- 感谢你4月5日的来信,我很高兴在你这个出色的声明上签字,我还同意你的签名者候选名单。
- 致敬,阿·爱因斯坦
| ” |
[编辑] 家庭
爱因斯坦与塞尔维亚数学家米列娃(Mileva Marić)有一个未婚私生女Lieserl Einstein(1902—1903?),不过在1903年到1919年爱因斯坦娶了米列娃,后来米列娃为爱因斯坦生了两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Hans Albert Einstein)与爱德华・爱因斯坦(Eduard Einstein)。爱因斯坦的表妹爱尔莎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婚姻从1919年到1936年爱尔莎逝世。爱因斯坦的二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受米列娃家庭遗传的影响患精神分裂,一生未娶。大儿子汉斯・阿尔伯特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水利工程教授,他有三个孩子,大儿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Bernhard Caesar Einstein)是一名物理学家,二儿子Klaus Martin (1932–1938),以及养女Evelyn。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有五个孩子,其中最小的孩子Thomas Martin Einstein成为了一名医生。
爱因斯坦孙子伯恩哈德·凯撒·爱因斯坦的书信记录爷爷爱因斯坦最珍爱的物品是小提琴和烟斗。[4]
[编辑] 參考
- ^ 1.0 1.1 Rosenkranz Z. 李弘奎译,《镜头下的爱因斯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ISBN 9787535742322
- ^ 帕斯(Abraham Pais):《愛因斯坦曾住在這裏》
- ^ 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人性的一面》
- ^ 孙子书信记录爱因斯坦古怪轶事 称其曾捡烟头抽
[编辑] 外部链接